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(图)
运河畔生机盎然。 |
改革开放二十年来,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,从1979年到1997年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倍,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.12倍。城镇居民生活模式实现了从生存到温饱再小康靠近的历史性跨越。在“社会主义计划经济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”的历史巨变中,居民的消费心理经历了一个“幼稚—成熟”的过程,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紧紧围绕着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,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,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1979年的分地区调整物价补贴
1981年的对小学教师和医疗卫生行业的工资调整
1982年对国家机关和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整
1983年的企业工资结构调整
1985年的结构性工资调整
1988年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调整
1989年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整
1991年的增加机关工龄津贴
1993年的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改革
这其中主要两次大范围、高幅度的工资改革:
一次是1985年实施的工资改革,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,其目的是打破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。主要措施有:在企业实行工资套改,将工资增长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;在行政、事业单位实行结构工资制。
另一次是1993年实行的公务员工资套改及企、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。同时,工资构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,主要由标准工资、各种津贴、补贴和奖金等构成。
二十年间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呈三个梯度向前递进发展,以生活模式的变化为主要特征
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78年的378元,增加到1984年的608元,六年增长60.8%,平均每年递增10%;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由1978年的350.9元,增加到1984年的559元,六年增长59.3%,平均每年递增9.8%;生活模式也发生质的飞跃,由生存型转向温饱型:
1、消费支出仍主要集中于吃穿等生存资料,但生活质量提高,选择性增强,吃穿支出增长较快;恩格尔系数较高,一直在56.5—59.5%之间变动。
2、在食品消费的内部结构中,粮食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,由22—24%降到12%,副食消费比重明显上升,由24—28%上升到31—33%。
3、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在数量上增长很快,彩电、冰箱、洗衣机等大件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居民家庭,但质量、档次还处在低水平。
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84年的608元,增加到1989年的1261元,五年增长了1.1倍,平均每年递增16.7%。生活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,由温饱型转向准小康型:
1、吃穿等生存资料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下降,消费支出投向趋于多元化,消费质量进一步提高;恩格尔系数明显降低,由57—59%降到52—53%。
2、在食品消费的内部结构中,粮食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进一步下降,由12%左右降到7—9%;副食消费比重保持在31—33%,饮食质量进一步提高。
3、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强,消费投向开始集中于日用品,特别是高档耐用消费品,并在1985年和1988年形成两个高峰,造成日用品及文娱用品消费支出大幅度增长,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跃上一个新台阶,消费支出结构有了历史性的转变,由“一吃二穿三用”变为“一吃二用三穿”。
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89年的1261元,增加到1997年的4656元,8年增长2.7倍,平均每年递增17.7%;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89年的1211元增加到1997年的4186元,8年增长2.5倍,平均每年递增16.8%。生活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,由准小康型开始向小康型转化:
1、恩格尔系数的下降速度快于八十年代,从1994年第一次突破50%,连续4年低于50%,1997年为46.6%。成为小康模式的最明显标志。
2、衣、食消费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转向质量的提高。
3、用品消费由购买日用必需品为主转向购买高档品为主,消费市场由供给决定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化,消费类型由雷同型向多层次、多元化转变。具体表现为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逐年增加。截至1997年底,城镇居民彩电百户拥有量已达100台,冰箱为73台,洗衣机为89台;同时汽车、组合音响、录像机、钢琴也开始进入居民家庭。
4、住房条件有很大改善,居住支出的比重日益增大;部分福利型消费逐步转向自理型消费,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。
5、居民消费倾向有所降低,居民金融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,在消费的同时尽可能地追求货币增值。
入冬以来,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各色水果琳琅满目。居住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藏族同胞吃上了他们以前夏季都少见的水果。 谭熙鹏摄 |
在苏北灌云县里,活跃着一支“老年艺术团”,二十多位退休职工自发组织起来,每逢休息日在街头广场为群众表演。 徐澎摄 |
近日,国内最大的租赁市场——上海租赁中心开业。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,租赁消费日益受到青睐。图为一对年轻的父母为孩子租来一辆手推车。 凡军摄 |